Search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深度报道
沙海点灯人
来源:
作者:
日期:2025-08-01

昔日,这座旱码头曾是商贾云集、驼队络绎之地,南来北往的货物在此流转,繁盛一时 。而今,我们这群驻守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大唐好儿郎,更要带着不怕困难、勇攀高峰的劲头,擎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明灯,照亮这西北边陲的壮阔天地。

在毛乌素沙漠千里瀚海的南缘,定边县境内,驻扎着一支特殊的“追光团队”。他们与连绵沙丘为邻,同呼啸风沙作伴,在苍茫大漠中筑起一道璀璨的“光伏长城”。这些如沙漠胡杨般坚韧的守护者,用汗水浇灌绿色能源的梦想,让青春在戈壁绽放别样光芒——他们就是大唐白玉光伏电站的运维尖兵。

“咱们这儿不论年龄大小、职务高低,大家都是一家人。我是干集控运行出身的,你们呢?”站长杭文率先开口,话语里满是亲和。

“我俩是从永寿高庙山过来的,我是李军,他是刘永辉。”一人笑着接话,身旁的同伴也点头示意。

“我们是韩城共裕的苏文革、王欣……”又有两人应声,语气里透着熟络。

“咱们这个大家庭是老中青结合,工作上互相搭台学习,生活中彼此帮衬照应,多好!”杭文的话像一股暖流,瞬间拉近了大家的距离。

就是这样几句轻松的闲聊,让这些从各个岗位集聚而来的生力军,在定边白玉光伏电站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虽身处异乡,大家却毫无怨言,人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,平日里从不比吃穿,只比谁干得更扎实、钻得更精深,比谁更肯研究、更敢担当。

特殊的环境里,升压站、光伏区、宿舍三点一线的循环成了生活常态,看似单调枯燥,却恰恰淬炼出独有的电站文化与节奏。少了外界的纷扰,大家反倒多了沉下心学习的专注、探索未知的韧劲、奋力拼搏的冲劲。

一年中,近半数时间毛乌素都有风沙呼啸而过,定边白玉光伏电站便稳稳扎根在这片风沙交织的土地上。除了坚守的运维人员,唯有偶尔窜出的黄鼠、成群掠过的白绒山羊,为寂静的沙漠添上几分灵动的生机。

夏日渐浓,迎峰度夏的战鼓已然擂响,光伏电站的工作节奏更添了几分紧张。大家心里清楚,作为区域电力供应的重要一环,这里的每一缕阳光都关乎着千家万户的用电保障,必须在高温“烤”验下稳住阵脚,为电网持续注入清洁动能。

“迎峰度夏关键期,谁都不能松劲儿。光伏板的发电效率就是咱们的‘成绩单’,高温天里设备更娇气,得多上点心盯着。”站长杭文在班前会上掷地有声地说道。

当我有幸加入这支队伍,才读懂了这群“追光人”的坚守与温情。聊起电站生活,大家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:“小王啊,刚到这儿肯定还有些生分,日子长了就熟络了。眼下正是迎峰度夏关键时期,工作上守好规矩、把住安全,手上的活儿做细做实,保证每一块板子都能‘吃饱’阳光。”

走出升压站,眼前便是一望无际的光伏区,数万块蓝色组件整齐排列,如同一面面挺括的旗帜,在沙海中傲然矗立。光伏板与箱变间的距离不远,仿佛手手相牵;可对运维人员来说,要在一个月内给1443亩土地上的16台箱变、成百上千台逆变器和组件做两次全面巡查,这事看似简单,做起来却绝非易事。

他们每日穿梭在连片的光伏板间,逐块核查组件的“健康状况”,细心拂去面板上的沙尘。脚下的路或许坑洼不平,风沙雨雪也曾轮番“施压”,但这些从未动摇过他们的脚步。既然选择了这份“追光”的事业,便甘受这份清寂,扛起这份责任。

尤其在迎峰度夏的关键当口,他们更以岗位为阵地,用汗水浇灌责任,确保每一度清洁电力稳稳输出。这条路,他们走得坚定,更走得踏实。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10-21 17:19:33